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兴汉 > 32.有你这样问路的吗?

32.有你这样问路的吗?(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随着诸多事宜依次顺利进行,白翎岛已经安定了下来,开荒种地、围海晒盐、出海捕鱼,大家都是忙的不亦乐乎,充足的粮食供应也让众人不用担心饿肚子。安定祥和、美满幸福大概就是这样的了,这日子过的美滴很。

当初因为没有落脚点而放在登州的部分家眷也应该接回来了,不能自己在这边过的悠哉乐哉,亲人们却在远方忍饥挨饿,朝不保夕是不。鲁若麟便安排王大海带着部分船只前往登州把那些家眷接回来。

还好王大海去的及时,那些家眷们已经耗光了当时留下来的存粮,银钱也所剩无几了,再拖久了就又要走上卖儿卖女或者落草为寇的结局了。

按照鲁若麟的吩咐,王大海悄悄的靠了岸,不但接走了家眷,其他愿意跟着走的也塞满了船舱。

对于登州流民口口相传的仁义鲁老爷,流民们都是心向往之,想要上船的简直不要太多。王大海只能带走部分,留下一些粮食和钱财给其他人等待下次再走。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当然瞒不过当地官府,但是等到当地官府发现不对的时候,王大海已经扬帆回航了。

这样大规模的人口流失本来官府应该详加追查的,但是现在流民太多,官府也管不过来。只要不造反,你爱去哪里就去哪里,去了别的地方我还少了责任和隐患。所以官府的调查就是走了个过场,搞不好老爷们还在暗自庆幸这些反贼预备役人员远走他乡呢。

本来按照白翎岛方圆不过50平方公里的面积是养不活这么多人口的,不过那是传统农业社会的土地容纳比例,白翎岛不靠种田为生,通过与朝鲜的贸易和出海捕鱼,粮食问题得到了解决,更多的人手就可以转移到商品加工和服务等领域了。而这些领域都是可以大规模解决就业问题的,人口容纳密度就成倍上升了,城市就是这样的模式。

鲁若麟对白翎岛的定位就是商品生产基地,有限的农田最后都会慢慢被工坊所取代。等到有了更好的生产基地,这里将会转变为一座贸易中转站,物流与服务中心。毕竟白翎岛还是太小,各种资源有限的很。

比如燃料、铁矿、木材,这些工业生产必需的生产原料白翎岛都不具备,统统需要进口。在这些物资当中,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铁器的短缺。

实在是铁器的使用范围太大,无论是武器还是农具、生产还是生活,没有铁器效率都会成倍降低。在与朝鲜取得更多互信之前,朝鲜是不会大规模交易铁器给鲁若麟的。何况作为一种战略资源,朝鲜本身就不够用,还要被后金勒索交易一部分,自己藏着掖着还来不及,怎么会大量卖给鲁若麟这种还在试用期的员工。

所以赶紧寻找铁器的来源渠道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目前大明北方经过多年战乱已经残破不堪,生产和生活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各种物资也是奇缺,并且物价高昂。相反的是江南一带生活相对安定,商贸发达,各种物资也比较充足。所以鲁若麟决定往江南跑一趟,试着趟条路子出来。

虽然北方战火纷飞,民不聊生,但是江南一带却是歌舞升平,丝毫看不出末世来临的景象。鲁若麟驾驶雷霆号,带着两艘福船来到了松江府,也就是后世的上海。

这年头的松江府虽然不是后世开埠的大上海,也已经开始展露出江海交汇的水路优势,商贸非常发达,加上拳头产品松江布享誉海外,端的是商贾云集,一派繁华景象。

对于一个黑户,冒然冲进松江城是很困难的。大明朝不是后世,人口可以随意流动,没有路引是不能出远门的。至于鲁若麟的朝鲜将军身份,在大明土著的眼中,本土的武将都地位低下,朝鲜的将军,哪是个啥东西?而且除了指定的衙门,其他人是无权处理外邦事宜的,拿出那个游击将军的身份反而徒增烦恼。

在江南没有关系怎么办?简单,那就找一个。鲁若麟的办法是在松江附近海域直接扣押了一艘海船。

徐青松觉得自己是到了八辈子血霉了,作为松江徐家的外事管事,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出海贸易,走私物品,为主家赚取利润。

徐家是松江府的坐地虎,自从出了徐阶这个首辅后,家业是吹气球一样膨胀起来,虽然后来有所衰退,但依然是松江府响当当的一号家族。官场资源丰厚,人脉网络广泛,可谓当世豪门。田亩连阡陌,豪宅起万间,是一等一的富贵人家。

徐家不但有海量田产,而且织机无数,涉足农业、纺织业、商贸物流,反正能赚钱的门道都不会放过,凭借靠海优势更是插足了海外贸易。

这些豪门权贵凭借官场优势和社会地位不用上缴任何税赋,反而频频利用各种手段侵吞国家和社会的财富,造成国家财政年年亏空,他们却莺歌燕舞、生活奢靡,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为松江的老牌势力,徐家涉足海外贸易已经很久了,其实只要是江南的豪门大族,或多或少都有参与其中,谁让海外贸易来钱快呢。要是不远销海外,江南的海量丝绸、布匹、瓷器卖给谁?指望北方穷得饭都吃不上,已经开始造反的泥腿子吗?

松江附近做海上买卖的有活力组织都知道徐家的威名,甚至有几股海盗就是徐家的黑手套,专职维护徐家的海上利益和打击敌对势力,所以挂有徐家标志靠旗的海船在附近海域是没有人愿意招惹的。

曾经就有刚入行的愣头青动了徐家的船,结果不但有水师围剿,同行们也是纷纷落井下石,最后连远走他乡都没做到就成了水师清剿海盗的战利品,脑袋做成了腌制品挂起来展览。因此徐家的船只在江南一带外海还是畅通无阻,无人敢动的。

事情就怕万一,今天徐青松就觉得自己出门肯定没有看黄历,在自家门口居然被人打劫了。

看到迅速靠近的雷霆号等船只,刚从福建送完丝绸布匹,带回来一船铁锭的徐青松很明智的放弃了抵抗。

实在是雷霆号的样子太吓人了,跑了这么多年的船,红毛鬼的船也见过不少,就没见过这么大的。加上自己的船上装满了铁锭,实在是跑不快,干脆放弃抵抗。准备搬出徐家的招牌好好说道一下,让这个愣头青长长见识,敢在松江拦截徐家的船,是嫌命长吗?不拿出点合理的赔偿这事就没完。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扎纸匠:这是聊斋明末我岳父是李世民宋时从梦华录开始开局被始皇问斩怎么办?混在洪武当咸鱼大明1805大明:我为朱元璋续命七十年堡宗别闹干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