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兴汉 > 22.房子和上学永远是大事

22.房子和上学永远是大事(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军训首先要有统一的营房,白翎岛现在的房子布局杂乱无章,都是海盗们随便找块空地胡乱搭建的。这样的住房肯定是不适合集体生活的,鲁若麟决定建造营房。

在白翎岛的东面有一个3公里长,250米宽的海滩,平整结实,是天然的操场,以后的晒盐场也规划在这里,军训的营房就建造在附近。在营房的建造上要求就是简单、结实、耐用,大通铺是标配,考虑到冬天的使用情况,通铺都是可以烧炕的。

对于营房的迫切需求让鲁若麟动员了全岛人员集体参与建造,平整场地、夯实地基、砍树、烧瓦,每个人都分配到自己的任务,在鲁若麟的统一协调下进展的比较顺利。

因为岛上人员大规模增加,住房是非常紧张的,鲁若麟干脆趁着这个大建设的机会一次性解决,对于以前的乱搭乱建直接都拆除掉,统一规划了几个集中的生活区。房屋规格依然是营房的样式,长条大开间,节省建造成本。对于单身汉,统一住集体大房间通铺。有家庭的会隔出一个个单间出来,妇女、老人或者带小孩的也会特殊优待。

统一居住的好处也是很多的,有规划好的居住区,取水用的水井、池塘,公共食堂,还有集中的公厕。居住区有宽阔的道路连接码头和各处,因为人数众多,这样的居住小区规划了5个,足以满足全岛的居住需求。

虽然岛上孩子不多,但是全岛民众的文盲率几乎是99%,以后教育问题也是个大问题,鲁若麟同时建造了几间大的教室,在以后教导孩童的时候顺便作为扫盲点使用。

知道自己的孩子以后可以上学读书,大人们是爆发了十足的热情,教室建造的是又快又好。岛上有几个被俘的军师、师爷和账房,这几个识字的文人临时被安排为教书先生,先领着孩童们识字,后续的教育问题等鲁若麟空下来再详细规划。

对于这些小区,鲁若麟的定位是临时安置点,以后条件允许了,肯定会是以家庭和个人为单位的独栋住宅,目前条件有限,只能先解决有无问题了。但是就这样的住房也让很多人都欣喜不已了,起码比自己以前的窝棚或者四处漏风的茅草屋强多了。

在充足的粮食供应之下,大家齐心协力,耗时一个月基本建造好了所有住房,后续的只用修修补补就好,已经不影响使用了。岛民们也陆续搬进了新家,不管是通铺也好,是单独的小单间也罢,至少大家都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容身之所。

在这一个月里,鲁若麟也对岛上的人事做了一些具体的安排,因为后面一段时间他的主要精力会花在军队建设上,需要全心参与,岛上的其他事务就需要做好统筹安排才行。

王四水暂时统管岛上的民事,比如捕鱼、种田、开荒、建房、学堂、吃穿住行等后勤事项,以及盐田的建造等,基本岛上所有事情,除了军事和战舰,王四水都可以过问。主要还是因为鲁若麟手头上没有可以用的人手,亲近的、可以信任的人里面只有王四水的能力尚可,勉强可以帮鲁若麟维持局面。

王福来、孙旺财等几个稍有些能力的乡亲被安排给王四水打下手,协助管理一些事项。又从投降的海盗和释放的奴役里面找了几个忠厚老实,又比较听话灵光的安排给王四水听用,总算勉强将各个事项都安排到了具体的责任人。

有了初步的组织构架,整个小岛算是慢慢运转起来了。

以后也不用什么事情都要找鲁若麟来决定和指导了,小事直接在下面就可以解决了,真有决定不了的大事才会找鲁若麟,算是初步将他解放出来了。

对于民政系统的建立,鲁若麟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和完善,但是目前他人手严重不足,特别是识字的人才极度短缺,只能这样粗放的经营,等以后条件成熟了,完善的民政系统才会建立起来。现在他只能把精力放在军事上,等把军队建设好了,架子搭起来了,培养出一批初步合格的军官,才能放心的处理其他事情。

万金山是登州卫的匠户,前段时间王四水在登州附近帮鲁若麟招揽人手,万金山因为会木匠活,算是一个手艺人,想着在船上肯定用的上,就被王四水说服招揽了。在孔有德祸乱山东的时候,万金山带着全家侥幸逃过一劫,但是家当什么的都没有了,卫所也是自顾不暇,只能自生自灭。

但是这光景活计实在难找,一家人已经饿了几天了,眼看就要撑不下去了,王四水的招揽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那时候别说是出海了,就是落草为寇也要咬牙干了。

即便非常缺人,王四水也不是什么人都要的,这年头没饭吃的人多了去,没有跟脚,不知根知底是上不了鲁若麟的船的。好在万金山也是登州卫的老人,拐弯抹角也能攀上点关系,就这样带着一家老小上了鲁若麟的船。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诸天大明联盟我岳父是李世民北宋大法官大明1805扎纸匠:这是聊斋明末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大明:我为朱元璋续命七十年谍影凌云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开局被始皇问斩怎么办?
返回顶部